4月15日起,耗材貨款醫保直接結算
3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內蒙古自治區開展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稱:為推進落實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確保中選產品及時回款,2023年4月15日起,醫療機構通過內蒙古自治區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新下單采購的集采冠脈支架,使用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
就在前幾天,天津市脊柱國采也發布了相同舉措,更要求將回款周期壓縮至30天。
3月24日,天津醫保局發布《關于落實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結果執行工作的通知(津藥集采發〔2023〕1號)》,指出將于4月1日起執行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結果,實行醫保直接結算政策。
文件明確:
醫保經辦機構根據醫療機構采購中選產品數量,及時與企業結清貨款,在到貨確認30個工作日內,實施醫保基金與中選企業直接結算貨款。在采購周期內,超過協議采購量的部分,生產企業繼續按照中選價格供應,醫保基金繼續按時結算貨款。
對當月醫保基金不足以支付醫療機構結算貨款的,由醫療機構自行結算。
耗材國采作為全國耗材帶量采購的“風向標”,紛紛帶頭執行醫保直接結算,足以見得國家快速推進的決心。
全國性文件下發 2023醫保直接結算,擴圍!
事實上,不只國采,省級帶量采購貫徹的腳步同樣迅捷有力。
3月16日,湖南省印發《關于公開征求《湖南省市際聯盟低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計劃在全省組織一次性使用霧化吸入器、無菌敷貼(留置針專用)等8類低值耗材集采。
文件明確:
依托招采子系統,試行由醫保基金直接結算中選產品貨款,原則上中選產品貨款結清時間不得超過交貨驗收合格后次月底,具體的醫保基金直接結算管理辦法會同相關部門另行制定。
也就是說,湖南省此次8類低值耗材集采,將依托招采子系統進行醫保基金直接結算,結款周期也將大幅縮短。
就在上個月,國家醫保局醫藥價采中心才發布2023年的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強化招采子系統落地應用,推動醫用耗材貨款,全國統一平臺在線結算,成為23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僅僅一個月,內蒙古冠脈支架國采、天津市脊柱國產、湖南省低值耗材帶量采購就開始落地執行,預計全國范圍內,今年將會有更多省市推進醫用耗材帶量采購,醫保直接結算貨款。
取消醫院借款權限,由醫保直接與企業結算耗材貨款,成為將來的主流模式已是“板上釘釘”。
耗材帶量采購持續擴圍,“催熟”醫保直接結算全面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多個省市加速鋪開醫保直接結算,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從帶量采購耗材著手。
就此來看,目前帶量采購的耗材,直接結算的趨勢已經形成,這意味著,往后隨著耗材帶量采購品種、地區全面擴圍,醫保直接結算也將全面落地。
整個2022年,全國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共涉及11個大類,24個品種,主要聚售在血管個入治療和骨科兩大領域。低值耗材帶量采購共涉及3個大類,7個品種,主要涉及基礎衛生材料、體外診斷試劑和注輸穿刺類材料。
而2023年,耗材帶量采購大范圍擴容之勢更盛。
今年年初,全國醫保工作會議在對2023年集采進行全面部署時提到,擴大地方集采覆蓋品種,實現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合計達到450個。
3月1日,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2023年,要聚焦心內科、骨科重點產品,指導更多省份推進吻合器、超聲刀等普外科耗材集采,繼續探索體外診斷試劑集采,各省份至少開展1批省級耗材集采。
此外,國家醫保局還提出,省級藥品集采重點針對未納入國家集采的品種和未過評品種,從“填空”和“補缺”兩個維度擴大集采覆蓋范圍。
3月中旬,第四批耗材國采品種公布,確定為眼科及骨科兩大類,其中,骨科運動醫學多種耗材,包括關節鏡系統、重建系統和修復類等多種耗材 均為當前涉足國內企業較少 , 屬于新興領域。
顯而易見,2023年,不論是國采,還是地方集采,都在反復強調擴圍。在耗材帶量采購品種、地區全面擴圍之下,與之對應的,醫保直接結算也將全面落地。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