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藥監局出臺《全面推行服務型執法的實施方案》,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效,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藥品監管高質量發展。
《方案》明確9條具體措施,將服務貫穿于藥品行政執法“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構建服務、執法、管理三位一體的新型行政執法模式。
首先,堅持事前預防指導,服務走在監管前。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強化合規指導服務,多形式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及時解決行政相對人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企業從“被動合規”向“主動履責”轉變,持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堅持事中剛柔并濟,服務貫穿執法中。推行說理式執法和包容審慎監管,在日常監管、執法檢查和案件辦理等工作中,主動講明執法目的、要求、依據、事實、后果和救濟渠道等。依法運用藥品監管領域“首違不罰”清單,給予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空間。嚴厲打擊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為,曝光典型違法案件,將重大違法企業納入“黑名單”,營造健康有序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堅持事后綜合施策,服務延伸整改后。通過“回頭訪”“回頭看”“回頭檢”等方式,強化對問題產品和企業的整改核查和跟蹤問效,規范企業合規生產經營。建立“容錯+信用修復”閉環管理機制,優化修復業務流程,對失信企業提供“一對一”合規指導,鼓勵企業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構建內部與外部相結合的雙重監督體系,不斷強化執法監督效能,推動形成“監管部門主抓、兼職人員配合、協會主動作為、群眾積極參與”新局面。
省藥監局將科學把握執法尺度、力度和溫度,在執法過程中做到懲教結合、寬嚴相濟、過罰相當,統籌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與為人民服務深度結合,著力打造更加規范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優化便捷的營商環境。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