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上海市衛健委 在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工作要點》指出:按照國家層面部署,指導中山、瑞金兩家高質量發展國家試點醫院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2022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選擇14家公立醫院作為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打造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便是這14家國家試點醫院之一。 這些試點醫院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強核心專科能力建設,提升重大疾病的診療能力和診療效果。同時,緊盯國際醫學前沿,在腦科學、再生醫學、生物醫學等關鍵領域協同攻關,并推進管理創新,提升醫院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一級巡視員朱洪彪在2024年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試點醫院的疑難復雜疾病救治能力、技術創新能力、醫院運行效率等,普遍好于同級醫院平均水平。 根據《工作要點》,要研究制定深化上海市公立醫院內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試點方案,推動各級醫院調整優化薪酬結構。研究探索公立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人年薪制。 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兩個允許」精神,持續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將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有效方式。探索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比例。探索公立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人率先實施年薪制。探索內部績效分配由負向考核扣罰向正向激勵引導模式轉變,按照「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核兌現」原則,調整優化薪酬結構,提高醫務人員固定收入占比,科學開展內部績效考核分配,推動醫療機構不同科室、不同崗位薪酬更加合理。加強編制管理,做好公立醫院編制的科學分配和動態調整,進一步激活公立醫院發展動力。 三明醫改5年內全覆蓋 各地年薪制改革較少涉及一線醫務人員 《工作要點》在「加強醫改工作統籌協調」中表示:因地制宜深化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公立醫院年薪制始于三明醫改。從2015年起,三明市開始實行公立醫療機構「全員目標年薪制、年薪計算工分制」,實現目標年薪全員覆蓋,并實行同工同酬,突破人事編制與聘用的界限。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司長楊建立曾在2024年8月3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三明醫改的成功經驗將被視為國家深化醫改的典范。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選擇每年2-3個地區作為重點推廣區域,逐步實現全國范圍內的覆蓋。 2024年9月27日,原三明市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兼任三明市醫改領導小組組長的詹積富,在受邀參加首屆甘肅醫保飛天論壇發表演講時談及醫生年薪制,他講到:三級醫院的書記、院長為50萬元,設計標準按照當地同級領導最高工資的2倍計算,主任醫師按照當地社會崗位工資的5倍計算。 這個制度于2021年設計,當時三明市社會崗位平均工資是6萬元,全員崗位年薪制,包括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兩部分,其中,基本年薪按照各類人員人數、職稱核定,不分醫院等級,標準為:主任醫師基本年薪為30萬元,副主任年薪為25萬元,主治醫師20萬元,住院醫師15萬元。醫技、藥學類為臨床醫生同等職稱的80%,護理類為70%,后勤類不超過50%。 績效年薪則按照醫療服務收入、醫保基金相關結余之和10%提取,并與書記(院長)、總會計師年度績效考核掛鉤。 詹積富坦言:這是政府給予三明12個總醫院的總額度 那工分制是怎么樣的呢 其中 工作量工分占60% 獎懲工分 而在工分賦值上,通常的計算公式為: 工分值= 工分制度由醫院管理者制定 公立醫院年薪制改革正在各省市推行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區別于三明市的是,多數省市是以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人或科主任為主要改革對象,還未涉及一線醫務人員。 《2025年上海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 一、深化醫保領域改革 (一)健全醫療保障制度 完善居民醫保大病保險辦法和經辦流程,全面實現直接結算。 優化生育保險政策,實現生育保險報銷“免申即享”。全面對接國家建立統一長護險制度部署,調整優化本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老年照護需求評估管理。制定定點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實施細則,加強參保人員外地就醫監管,完善“飛行檢查”機制,扎實開展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鞏固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成效,抓好2.0版分組方案落地實施,深化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試點,推進長期住院按病種分值床日付費試點。 支持市級醫院腫瘤綜合診治項目,探索部分腫瘤規范診療病種價值醫療付費試點。將少兒居保納入住院總額預算管理范圍。研究探索將異地就醫費用納入DRG/DIP管理。 (三)健全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服務收費機制 穩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按照本市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做好2025年度價格動態調整綜合評估,適時調整一批臨床需求迫切、價格成本偏離度大、學科發展急需扶持的價格項目。 做好新增價格項目管理,支持創新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加強定點零售藥店銷售價格監測,優化藥店藥品比價程序。 (四)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發展 完善“醫保+商保”同步結算平臺建設,實現市級醫院全覆蓋,研究探索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商業健康保險支付范圍試點,推動醫療機構、基本醫保、商保高效對接。 二、深化醫藥領域改革 (一)深化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 鼓勵創新藥械和罕見病用藥研發,加強本市生物醫藥重點產品和項目的主動對接和跨前服務,落實專人專班跟蹤服務和輔導機制,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加快藥品上市進程。 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和分析研判,支持鼓勵醫療機構和臨床醫護人員科學規范開展真實世界研究。 (二)推進藥耗招采提質擴面 做好各批次集采中選結果落地執行及到期品種接續,落實結余留用政策。推動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定點藥店合理配備集采藥品,擴大集采藥品受益面。部門聯合加強集采藥品耗材質量監管,確保中選藥品質量。 指導本市醫療機構采購聯盟根據臨床需求,以未納入集采品種為重點,深化藥品集中議價采購試點。支持本市有關區以全區公立醫療機構或緊密型醫聯體為單位組織開展集中議價采購。 (三)加快創新藥械臨床應用 持續推進落實本市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和醫保支持創新藥械發展政策舉措,完善創新藥械價格形成機制,聚焦“進目錄”“進醫院”優化入院流程,完善多元支付機制,穩定市場預期。適當擴大醫療服務項目及醫用耗材醫保支付范圍,規范并加快新項目和新技術準入流程,深化探索按績效支付路徑。 三、深化醫療領域改革 (一)深化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健全國家醫學中心建設推進服務機制,強化政策支持,力爭新建1-2個國家醫學中心。 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力建設,增加社區配備藥品種類數,推廣社區基本診療病種和門診小手術等適宜技術,提升兒科診療和中醫特色專科專病服務能力。 持續做好上級醫院號源下沉工作,加強“1+1+1”簽約組合內轉診服務。 持續推進社區健康管理中心、護理中心、康復中心、標準化口腔診室等建設。 優化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布局,推動在園區、街邊、樓宇設置站點,貼近居民和在職人群,提供優質服務。 (二)持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分層分類深化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指導嘉定區扎實實施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開展試點和示范項目中期評估。 深化公立醫院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加強臨床路徑管理。 進一步完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機制,加強護士和醫療護理員隊伍建設,規范住院探視制度,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依托上海臨床創新轉化研究院等平臺推進臨床研究成果轉化,研究探索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的實施路徑和收益分配機制。 (三)健全緊密型醫聯體政策體系和一體化運行模式 加快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推動區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加緊密地整合,打通人、財、物、信息等資源,逐步實現人員統一調配、業務統一管理、藥品統一采購,完善符合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特點的醫保總額預算管理機制。 對試點區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運行整體績效評價,總結提煉試點經驗,適時擴大試點范圍,支持其他基礎較好的區尤其是遠郊區加快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探索。 加強兒科、婦產科等專科醫聯體和中醫醫聯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強市級醫院與區級醫院合作,明確合作關系、內容、機制及相關考核方案。 (四)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 按照國家層面部署,指導中山、瑞金兩家高質量發展國家試點醫院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深化本市公立醫院內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試點方案,推動各級醫院調整優化薪酬結構。 研究探索公立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人年薪制。 按照國家部署,深化衛生健康行業事業單位改革,強化公立醫院公益屬性。組織開展部分市級醫院創新人員編制管理試點,進一步做好區級公立醫院事業編制人員控制數科學分配和動態調整。 修訂《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實施意見》,完善跨部門聯合監管和處置工作措施,加強監管合力。 (五)擴大醫療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 支持外籍醫療專業技術人員按規定在高水平醫療機構執業,探索外籍護士在滬規范執業。加強醫學領域國際合作交流。 深化公立醫院國際醫療旅游試點,支持試點醫院加強與商業保險合作。將社會辦醫納入全市醫療質控體系,引導規范民營醫院發展。 四、健全深化醫改支撐保障機制 (一)加強醫改工作統籌協調 因地制宜深化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在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工作總體框架下,探索建立長三角醫改工作聯動機制。加強醫學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全市醫學人才培養、引進和認定等工作統籌。 (二)強化數字化轉型賦能 推進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智慧醫院建設。推進“中藥安心達”平臺功能升級。在醫保電子錢包試點互轉基礎上,穩步擴大個人賬戶結余資金跨省共濟范圍。 (三)做好醫改監測評價和宣傳推廣 完善醫改工作監測評價機制,強化動態監測評價,將各區醫改主要指標監測評價結果應用于對中央轉移支付補助資金分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推薦等方面。
這不是上海市第一次提出「公立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人年薪制」。2024年10月,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十二屆市委五次全會精神深化本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