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認真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以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為引領,以點帶面,迭代優化改革舉措,讓更多改革成果惠及民眾。”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立新2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當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山東濟南召開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主持會議。
馬立新介紹,該省公立醫院改革在保障公益性上下功夫。近5年全省財政對公立醫院補助投入年均增長25%;落實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分別落地824種、40類,價格顯著下降。“比如,我們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降至5萬元左右,降價幅度達到75%。”
山東同時出臺50多項措施,從專科建設、人才培養、雙向轉診等方面,支持濟南、青島、濰坊3個市深入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
作為示范項目城市,濟南著力保障醫療機構公益性。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廣鋒表示,近年來,該市財政對公立醫療機構補助年均增長13.4%。在價格改革方面,2022年以來,濟南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4850項次,其中,提高體現技術勞務價值項目2004項次、降低檢查檢驗項目2199項次。
“在擴大集采改革成效方面,國家、省集采藥品和耗材全部在濟南落地,平均降價均超50%。我們鼓勵公立醫院優先使用集采產品。”任廣鋒說,該市還牽頭開展全國中藥飲片聯盟采購工作,覆蓋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3.2萬家醫療機構,有效降低采購價格。
以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為契機,青島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分級診療、有序就醫的新路徑。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燕介紹,該市創新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路徑,統籌考慮人口分布、支撐能力、就近便利等因素,網格化布局全市醫療衛生資源,先行整合區市醫療資源,再由省市級三級醫院協管、托管。
“比如,在中心城區,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與市南區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在偏遠縣域,由青島市市立醫院整體托管萊西縣域醫共體,實現區域醫療衛生服務協同和效能提升。”趙燕舉例說。
作為山東省級龍頭醫院之一,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正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醫院黨委書記吳向東在發布會上公布一組數據:“我們與8家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與79家醫院建立松散型醫聯體,牽頭成立57個跨區域專科聯盟,2024年幫助開展新技術75項,免費培訓帶教1061人次,有效地提升成員單位的醫療衛生水平。”
在提升民眾看病就醫體驗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建立多學科會診和專病門診,為復雜病情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醫院配備專科醫生團隊,開通特色專病門診160余個,年接診患者20余萬人次,實現從‘患者圍著科室轉’變成‘醫生圍著患者轉’。”吳向東表示。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