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行業盡管尚未迎來全面復蘇的春風,但作為醫藥領域的關鍵一環,其最艱難的時刻似乎已經過去。行業底部已經穩固,特別是在2025年后,領軍企業的業績開始顯現回暖跡象。然而,在這一背景下,卻出現了不同的市場選擇。例如,“國產影像設備領軍者”聯影醫療,在業績反彈的關鍵時刻,卻遭遇了來自員工持股平臺的減持動作。
8月3日,聯影醫療發布公告,披露了員工持股平臺寧波影聚、寧波影力、寧波影健、寧波影康及上海影董計劃在8月1日起通過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1337.66萬股,占總股本的1.62%。若按當前收盤價計算,這一減持計劃將套現約17.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員工持股平臺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均為聯影科技的董事長兼聯席首席執行官張強。
其實,這并非員工持股平臺的首次減持。早在IPO前,這些平臺共取得了6205.59萬股,持股比例為7.53%。2023年8月22日,這部分股票開始流通,隨后在2024年3月,員工持股平臺就拋出了減持計劃,最終減持約747萬股,套現約8.9億元。2025年8月22日,聯影醫療還將有2.3億股解禁,占總股本的28.01%,這無疑將對公司股價構成短期壓力。
聯影醫療的崛起,離不開其靈魂人物薛敏。薛敏出生于1957年,湖北麻城人,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物理專業,后在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獲得磁共振物理專業碩士學位。他在國外深造并工作后,毅然決定回國創業,以解決國內大型醫療儀器設備核心技術依賴進口的問題。1998年,他在深圳創立了深圳邁迪特儀器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國內首款1.5T超導磁共振系統。盡管后來邁迪特被西門子收購,但薛敏借此機會進入了西門子,并結識了后來的合作伙伴張強。
2010年,借著醫改的契機,薛敏與張強在上海共同創辦了聯影醫療。他們致力于覆蓋全線高端醫學影像設備,堅持自主研發核心零部件。聯影醫療迅速成長,推出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設備,打破了國際巨頭的壟斷,并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站穩了市場。2022年8月,聯影醫療成功登陸科創板。
然而,即便是聯影醫療這樣的行業龍頭,也難以完全避免行業周期的影響。從業績上看,聯影醫療在2019年至2023年間實現了從營收29.79億元到114.11億元的飛躍,凈利潤也從虧損轉為盈利19.74億元。但進入2023年后,行業周期下行,聯影醫療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在2024年下滑了9.73%和36.08%,股價也一度跌破100元/股,市值縮水至800億元以下。薛敏的個人身家也因此受到影響,在2025年全球百富榜上的排名下滑。
盡管如此,隨著2025年的到來,醫療器械行業開始顯現復蘇跡象。聯影醫療作為行業領頭羊,其業績也有所回暖。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42%,凈利潤同比增長1.87%。同時,股價也開始企穩,年內漲幅達到4.62%,市值重新站上1000億元大關。
政策層面也對醫療器械行業給予了支持。近期,國家醫保局連續召開座談會,聚焦醫保支持創新藥械,涵蓋創新醫療器械從研發到進院支付的全鏈條。國家藥監局也推出了全鏈條支持舉措,加速高端醫療器械的創新轉化。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報量正式啟動,特別強調了“反內卷”原則,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聯影醫療的業績回暖和政策支持,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注入了信心。盡管短期內仍面臨解禁壓力等挑戰,但隨著真正創新需求的爆發,市場對于頭部創新醫療器械企業的估值或將迎來重構。聯影醫療作為行業佼佼者,有望在業績放量的推動下,實現股價的進一步修復。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全部商品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