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gRAM設備不僅僅能檢測一種導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而是能模擬多種不同的“扳機”,看看血小板對不同“扳機”的反應如何,從而獲得更全面的凝血功能信息。
一、核心概念:血小板聚集與誘導劑
血小板聚集是什么?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片段,但它們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關鍵參與者。當血管受傷時,血小板會迅速粘附、激活、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堵住傷口。然而,在某些病理情況下,血小板可能在血管內異常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導致心肌梗死、中風等嚴重后果。
什么是誘導劑?
誘導劑是能夠啟動血小板聚集過程的物質。它們就像“扳機”,扣動后血小板就開始聚集反應。常見的誘導劑包括:
ADP (二磷酸腺苷):最強的天然誘導劑之一,存在于破損的血管壁和紅細胞中。
膠原 (Collagen):血管壁的主要成分,暴露后是強烈的血小板激活信號。
腎上腺素 (Epinephrine):應激狀態下分泌的激素,可增強血小板活性。
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 (AA):阿司匹林等藥物作用的靶點。
瑞斯托霉素 (Ristocetin):一種抗生素,主要用于檢測一種特定的血小板缺陷(vWD)。
凝血酶 (Thrombin):凝血瀑布反應的最后一步,也是極強的血小板激活劑。
二、為什么需要“支持多種誘導劑檢測”?
僅僅檢測一種誘導劑(如最常見的ADP)是不夠的,原因如下:
揭示不同的病理機制:不同誘導劑觸發的聚集途徑不完全相同。例如:
對ADP誘導的聚集反應異常,可能與抗血小板藥物(如氯吡格雷)療效不佳有關。
對膠原誘導的聚集反應異常,可能提示血管內皮損傷或某些遺傳性疾病。
對瑞斯托霉素誘導的聚集反應異常,是診斷血管性血友病 (vWD) 的關鍵指標。
對AA誘導的聚集反應異常,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表現。
評估抗血小板藥物的療效:臨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作用于不同的血小板活化途徑。通過檢測多種誘導劑的聚集反應,可以:
判斷患者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或氯吡格雷抵抗。
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抗栓治療方案。
診斷罕見的血小板功能缺陷:有些遺傳性或獲得性血小板功能異常只對特定誘導劑反應異常。只有使用多種誘導劑才能全面排查。
更接近生理狀態:在體內,血小板聚集很少是由單一物質引起的,往往是多種誘導劑共同作用的結果。多誘導劑檢測能更真實地反映體內的凝血狀態。
三、AggRAM系統的技術實現
“支持多種誘導劑檢測”意味著AggRAM系統具備以下能力:
靈活的試劑加載:系統能夠容納并精確控制多種不同的誘導劑試劑。操作者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特定的誘導劑組合進行測試。
獨立的反應通道:每個測試通道都可以獨立添加不同的誘導劑,或者在同一個樣本中依次加入多種誘導劑進行動態觀察。
高靈敏度檢測:能夠精確測量血小板聚集過程中透光率或電阻的變化(取決于所用技術,如比濁法或阻抗法),即使是很微弱的聚集也能被捕捉到。
自動化與標準化:整個加樣、孵育、檢測和分析過程高度自動化,減少了人為誤差,保證了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強大的數據分析軟件:能夠自動計算各種聚集參數(如最大聚集率、達到最大聚集的時間、解聚率等),并對不同誘導劑的結果進行對比和解讀。
四、實際應用場景舉例
假設一名冠心病患者正在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進行二級預防。
僅用ADP檢測:可能顯示聚集抑制效果尚可。
用ADP + 膠原檢測:可能發現雖然對ADP的抑制有效,但對膠原的抑制不足,提示存在殘余風險。
用ADP + AA檢測:若對AA的聚集仍有較強反應,則提示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可能需要調整用藥方案。
通過AggRAM系統進行的多誘導劑檢測,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全面的血小板功能圖譜,從而制定更加個性化的抗栓策略,降低血栓事件復發的風險。
總結
“血小板聚集分析系統AggRAM支持多種誘導劑檢測”是其核心價值和強大功能的體現。它超越了單一指標的局限,能夠從多個維度評估血小板的功能狀態,這對于診斷血小板功能異常、評估抗栓藥物療效以及指導個體化抗栓治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全部商品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