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Viz Spire SP+ 醫用 X 線診斷設備憑借其尖端技術和創新設計,為胸部疾病篩查提供了高精度、低輻射的影像解決方案。以下是其核心優勢及臨床價值的詳細解析:
一、硬件性能:突破空間分辨率極限
顯微級探測器技術搭載 0.375mm 尖峰探測器,采用鉆石級切割工藝和一體化設計,有效降低信號干擾和噪聲。結合高精度 3D 打印散射線濾過技術,可清晰顯示支氣管樹、肺小結節等細微結構,例如能分辨直徑小于 1mm 的早期肺癌病灶。
超薄層采集能力支持 0.5mm 以內的超薄層掃描,較傳統 CT(1-2mm 層厚)提升病灶檢出率 30% 以上。例如,在肺結節篩查中,該設備可精準識別磨玻璃樣結節(GGO)的邊緣特征和內部密度變化,輔助判斷良惡性。
低劑量成像優化基于 O-Dose 全方位低劑量平臺,通過智能管電流調節和 AI 重建算法(ClearInfinity),在保持高清影像的同時將輻射劑量降低 50% 以上。以胸部篩查為例,有效輻射劑量可控制在 1mSv 以內(常規 CT 約 3-5mSv),顯著降低長期篩查的健康風險。
二、AI 賦能:全流程智慧化篩查
NeuAI 2.0 全域人工智能平臺
自動擺位與掃描參數優化:通過 3D 攝像頭識別患者體型,自動調整掃描起始位置和曝光條件,減少人工操作誤差,提升檢查效率 50% 以上。
一站式多疾病篩查:一次掃描可同步輸出肺結節分析、慢阻肺評估、心臟鈣化積分、骨密度測量等 10 余項指標,例如能在 90 秒內完成缺血半暗帶分析(準確率>95%),為急診胸痛患者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智能報告生成:AI 算法自動識別病灶并生成結構化報告,標注結節大小、位置、惡性風險等級(Lung-RADS 分類),輔助醫生快速決策。
深度學習重建技術ClearInfinity 算法通過千萬級臨床數據訓練,可在低劑量條件下抑制圖像噪聲,提升細節對比度。例如,在 60kV 低劑量掃描中,肺血管邊緣清晰度較傳統濾波反投影(FBP)提升 40%,有助于發現早期肺栓塞。
三、臨床應用:精準覆蓋胸部疾病譜
肺癌早篩
微小病灶識別:0.375mm 探測器結合 AI 三維重建,可檢測直徑<3mm 的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較傳統設備提前 1-2 年發現肺癌。
風險分層管理:AI 模型整合結節形態、倍增時間、患者吸煙史等信息,輸出個性化肺癌風險評分,指導隨訪策略制定。
呼吸系統疾病評估
肺氣腫定量分析:通過能譜成像技術(需獨立注冊功能),可區分肺組織含氣量與纖維化程度,量化慢阻肺(COPD)嚴重程度。
感染性病變鑒別:AI 算法自動識別肺炎實變區、結核空洞等特征,輔助區分細菌 / 病毒感染,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心血管疾病篩查
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基于心電門控技術,精準測量冠狀動脈鈣化程度,預測冠心病風險(AUC 值>0.9)。
主動脈夾層篩查:0.235 秒超音速掃描(同平臺技術)可捕捉心臟運動周期,清晰顯示主動脈內膜撕裂,為急診手術提供關鍵影像依據。
四、臨床驗證與市場競爭力
真實世界數據支持北京市昌平區應用該設備開展大規模心肺聯篩,覆蓋 1.5 萬余人次,肺結節檢出敏感性達 97%,肺癌早期發現率提升 20%,漏診率降低 20%。在泰國孔敬大學附屬醫院,AI 擺位技術使胸部 CT 檢查時間從 8 分鐘縮短至 3 分鐘,患者滿意度提升 30%。
差異化技術優勢與西門子 SOMATOM Definition Edge、飛利浦 Ingenuity Core 等競品相比,NeuViz Spire SP + 在以下方面表現突出:
性價比優勢:設備價格約為進口同類產品的 60-70%,維護成本降低 40%,適合基層醫療機構普及。
多模態融合能力:支持 CT 與 PET/CT、MRI 影像的智能配準,例如在肺癌分期中可精準融合代謝信息與解剖結構,避免漏診縱隔淋巴結轉移。
五、操作體驗與臨床價值延伸
患者舒適性優化83cm 超大機架孔徑(同平臺技術)減少幽閉恐懼癥患者的不適感,尤其適合肥胖患者和放療定位需求。0.235 秒極速掃描可在患者單次屏氣內完成全胸成像,顯著降低呼吸運動偽影。
科研與教學價值設備開放原始數據接口,支持第三方科研軟件接入。例如,通過能譜數據可開展肺結節成分分析(如區分實性結節與含脂質錯構瘤),為肺癌分子分型研究提供影像學依據。
總結
NeuViz Spire SP + 通過硬件創新與 AI 深度融合,重新定義了胸部疾病篩查的標準。其顯微級成像能力、全流程智能化工作流及多疾病聯篩功能,使其成為肺癌早診、慢阻肺管理、心血管風險評估的理想工具。尤其在基層醫療機構,該設備可依托 AI 技術彌補影像科醫生資源不足的短板,推動胸部疾病篩查的普惠化。隨著光子計數 CT(NeuViz P10)等后續產品的上市,東軟醫療正引領國產高端影像設備從 “跟跑” 向 “領跑” 跨越。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全部商品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