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尤其是植入物(如人工關節、心臟支架、脊柱內固定系統)和長期與人體接觸的設備(如手術機器人、便攜式輸液泵),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它們在體內或體外會承受 周期性、重復性的載荷。
人工髖關節:每天行走數千步,每年承受數百萬次的循環載荷。
心臟支架:隨著心臟的每一次搏動,都在經歷徑向的擴張和收縮。
脊柱融合器:隨著人體的彎腰、扭轉,持續承受復雜的壓、拉、扭復合應力。
骨科接骨板:在骨骼愈合過程中,要承受肌肉收縮和日常活動帶來的反復應力。
如果這些材料或部件在預期的使用壽命內發生 疲勞斷裂,后果將是災難性的,可能導致:
植入物失效,需要二次翻修手術,增加患者痛苦和醫療成本。
斷裂的部件游走,損傷周圍組織和器官。
設備突然失靈,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疲勞測試不是“可選項”,而是法規(如FDA, NMPA, CE)強制要求的“必選項”。
二、核心工具: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是什么?
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是進行這類測試的 “黃金標準” 設備。它是一個高度精密的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主機框架:提供極高剛性的加載框架,確保加載力精確施加于試樣上,自身變形極小。
液壓動力源:提供高壓、穩定的液壓油,是系統的“心臟”,為加載提供強大動力。
作動器:將液壓能轉化為機械運動的執行部件,能夠實現高精度、高頻率的往復運動(拉伸、壓縮、彎曲等)。
伺服閥:系統的“大腦神經”。它接收來自控制器的電信號,精確控制流入作動器的液壓油流量和壓力,從而實現對載荷、位移、應變等參數的 閉環、實時、精確控制。
控制系統與軟件:用戶在這里設定復雜的試驗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模擬心跳波形等)、頻率、載荷大小等,并實時監控、記錄所有數據。
傳感器:包括高精度的載荷傳感器、位移傳感器、引伸計等,用于精確測量試驗過程中的各種物理量。
其核心優勢在于“電液伺服”技術,它結合了液壓系統 “功率大、響應快” 和電子控制 “精度高、功能靈活” 的雙重優點,能夠完美模擬人體內復雜多變的受力環境。
三、核心流程:如何保障醫療器械的耐久性?
使用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進行醫療器械耐久性測試,通常遵循以下科學流程:
階段一:試驗設計與標準依據
確定測試標準:根據器械類型,遵循相應的國際或國家標準,如 ISO 7206(髖關節假體)、ISO 25539(血管支架)、ASTM F1717(脊柱植入物)等。標準中規定了試樣形狀、加載方式、載荷大小、循環次數等。
確定模擬生理條件:
載荷譜:是模擬正常行走,還是劇烈運動?是模擬靜態血壓,還是動態心跳?
環境模擬:測試通常在 37°C 的生理鹽水或模擬體液 中進行,以模擬人體內的腐蝕環境。這需要配備專門的環境箱。
階段二:精準施加載荷
安裝與對中:將醫療器械樣品(如人工股骨頭、骨板、支架)精確安裝在特制的夾具上,確保載荷方向與設計受力方向一致,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應力集中。
設定疲勞參數:
載荷水平:通常設定在材料的“疲勞極限”附近,或高于生理載荷數倍,以進行加速試驗。
循環次數:模擬10年、20年的使用壽命。例如,髖關節測試標準通常要求 500萬次(模擬約5年的正常活動)或 1000萬次。
加載波形與頻率:如1-2Hz的正弦波,模擬行走頻率。
階段三:實時監控與數據采集
在長達數天甚至數月的測試過程中,系統會 7x24小時不間斷運行,并實時記錄:
載荷-位移曲線:觀察曲線是否發生變化,判斷是否出現裂紋、松動或剛度下降。
循環次數:精確記錄已完成的循環次數。
試樣溫度:監測因材料內耗產生的溫升。
失效判定:當試樣發生斷裂、出現肉眼可見裂紋、或載荷/位移發生預設的劇烈變化(如剛度下降10%)時,系統自動判定為疲勞失效,并記錄下此時的循環次數,即 疲勞壽命。
階段四:結果分析與安全系數評估
S-N曲線:通過在不同載荷水平下進行多組試驗,繪制出“應力-壽命”曲線,為材料選擇和設計優化提供依據。
安全裕度:將測得的疲勞壽命與設計壽命進行比較,計算出安全系數。例如,如果產品在2倍生理載荷下通過了1000萬次測試,那么它在正常生理載荷下的安全裕度就非常高。
失效分析:對斷裂的樣品進行掃描電鏡等微觀分析,找出裂紋的起源和擴展路徑,反推設計或材料中的缺陷,為改進產品提供直接證據。
四、最終價值:從實驗室到患者的安全保障
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應用,其最終價值體現在:
法規準入的通行證:提供權威、可信的測試數據,是產品獲得監管機構批準上市的前提。
產品設計的優化器:在研發階段,通過對比不同材料、結構、表面處理工藝的疲勞性能,幫助工程師設計出更安全、更耐久的產品。
患者安全的守護神:它將潛在的、可能在患者體內發生的災難性失效,提前在實驗室中安全地、可重復地誘發出來。每一次在實驗室里的“斷裂”,都避免了未來在患者體內的“悲劇”。
建立醫患信任的基石:當一個骨科醫生向患者推薦一款人工關節時,他可以自信地說:“這款產品已經通過了1000萬次的疲勞測試,足以保障您未來十幾年的正常行走。”這份自信,正是源于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提供的堅實數據。
總結來說,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通過模擬人體最真實、最嚴苛的力學環境,對醫療器械材料進行“極限拷問”,其測試結果是評估產品耐久性、預測其在體長期表現、并最終保障患者使用安全的科學基石。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全部商品分類












